|
|
产品分类 |
|
|
|
工具、装备的诞生几乎是和人的诞生在同一瞬间,或者说,人的诞生是以工具、装备的诞生为表征的。
“条装司”(全称应该是“教育部条件技术装备司”)在精简机构的改革中被精简掉以后,行业管理便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取代了行政管理。不少学校对装备工作的轻视可以从很多方面取得证实:图书馆、实验室等学校装备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在一线教学中退出的人员;不少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往往成为摆设,而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尽其所用;一些学校的领导热衷于征地建房,而对购进先进教育设施设备提不起兴趣;学校基本上没有专职的教育装备管理干部,更谈不上设置专门的教育装备工作部门机构。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能适应、服务于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的。
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教育也正在走向现代化,但是,没有装备条件支撑的教育,走向现代化必然步履维艰。在教育装备认识问题上的廓清,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装备本身有个不断走向先进、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同时它又是整个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工具基础和技术先导保证;没有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教育的现代化,正好比没有以信息化为战略驱动的现代武器系统代替常规武器,就不可能从常规战争发展到现代战争一样。当然,在教育装备问题上,我们也不能搞形而上学、机械论,不能把装备和人割裂开来,装备确实是需要人来配建、使用、管理,但人也需要依靠装备来武装。装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必要的装备则是万万不能的。尤其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没有先进的教育装备,教育教学注定会困难重重,甚至裹足不前。因此,任何轻视鄙薄教育装备、教育装备工作的思想都是万万要不得的。
我们在教育装备问题上强调物质,强调工具优越和技术先导,绝不意味着目中无人。恰恰相反,我们必须认识到,要真正把教育装备工作加强起来,人、队伍的建设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地区必须有一支素质精良、技术过硬、管理精通、文化底蕴深厚的教育装备队伍;教育装备人员是专业人员,教育装备队伍是专业队伍,专业化,同样是教育装备人必须面对、必须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愿景。
教育装备工具要不要依靠科研?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教育装备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教育装备的科研成果还比较稀缺,因而造成教育科学门类的一个重大缺失。教育装备的科研队伍还有待集结,重大课题的攻关还有待突破。这一切同样都必须建立在上上下下重视教育装备的思想认识基础上。
最后,关于教育装备的性质功能的准确定义和充分认识,还必须给出一个全新的定位。很长时间内,我们看到的是教育装备作为物质、工具、技术的载体,它对于教育教学起到的是保障、支撑和服务作用,它如影随行地贴近着教育教学,紧跟着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的呼唤下,发挥着辅助性的功效。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还能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中国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使当时的教育装备的“重头戏”——教材文本,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也就引发了学习和教育的巨大革命。在西方,它们甚至催生了班级授课制的诞生。(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说过:工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印出成千上万本书来,教师为什么不可以教更多的学生呢?)今天,信息化教育装备的问世,同样催生了学习和教育的革命,学习的自主性、合作化,探索形态以及远程教育、共享平台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的诞生,在没有信息化教育装备的昨天,是不可想象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作为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就必须强化教育装备管理的行政功能,在思想、制度、规划、政策、队伍、督导、物质、技术、科研、信息等方面,加强教育装备的各项建设,构筑本地区教育装备的宏观战略格局,完善教育装备的微观工作系统,使教育装备真正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教育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此,南通市教育局从推动教育现代化战略高度出发,认真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教育装备全局工作,提出了教育装备工作全面创新的响亮口号,从组织、制度建设、思想队伍建设、科研学术建设和物质技术建设诸方面,开展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优化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建设。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
要改变对教育装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就必须首先从组织体制和规范机制上给予地位保证。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教育装备工作的领导,要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装备工作。中等专业学校、高中(普中、职中)和规模较大的初中及小学要建立教育装备管理机构(装备处)负责学校教育装备的规划编制、建配实施、队伍建设、业务管理、技术维护、装备应用和实验教研等管理职能。一般初中和小学要有一位校级领导和一位中层干部分管教育装备工作”。
管理的体制、机制是根本性的制度,是“龙头”,抓住这一“龙头”,全局工作就从组织的“硬”层面得到了落实。
另外,我们还完善了包括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培训制度、部门考核制度、装备采配办法等一系列装备工作的制度,保证装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高效重视思想和队伍建设
装备工作是要靠人来做的。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了装备工作的优劣成败。因此,我们提出不仅要有一支“可以用”的教育装备队伍,也不仅要培养一支“成长型”的教育装备队伍,还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教育装备人才。对各类学校分管装备工作的校级及中层干部,我们要求站在重视装备的思想高度改变过去那种把学校装备部门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位置作为安置“老弱病差”的“收容所”的错误看法和做法。建立健全常年培训教育装备人员的机制,通过参观学习、专家讲座、网上交流等形式,提升教育装备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从提出“做有技术的教育装备人”到“做有智慧的教育装备人”,再到“做有文化的教育装备人”,全体教育装备人员通过学习、研修,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丰实和提高。全市掀起了学技术、学理论的高潮,装备人员已令同行老师刮目相看。
三、科研学术建设
教育装备的学术成果如前所述是比较薄弱的,而没有学术支撑,教育装备工作要走向自觉、走向理性,几乎没有可能。我们不靠不等,发动自己的教科研人员,和有关高校、教科研机构、装备行政及行业部门合作,开始进行一系列教育装备科研的项目攻关。如教育装备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教育装备与新课改、教育装备文化导论、教育装备学概论等。许多领域是全新的,既没有现成的资料,更没有可资借鉴的理论定说;既不能向壁虚造,又不能不求创新。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的科研人员在教育装备文化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做有文化的教育装备人”讲座和报告;《教育装备学概论》书稿已完成大半;有关教育装备的科研课题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装备的科研学术建设使我们的教育装备队伍建设更加完备,形成了教育装备技术队伍、教育装备管理队伍、教育装备科研队伍多方协同的格局。
四、大力促进物质技术建设
教育装备的建设要靠经费投入来保证。我们以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省“县域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等为契机,以“市教育装备工作优秀学校”评比为抓手,敦促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将教育装备的建设水平和各级政府的业绩挂钩。近年来,教育装备投入连年翻番,教育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市九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中小学教育装备全面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Ⅱ类标准,其中有一批学校达到了省Ⅰ类标准的硬件要求。
积极推进新型技术装备进课堂。各县(市、区)半数以上学校、全部市直学校实现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班班有,部分学校配备了微格教学系统等新型装备,尝试通过技术革新支持教学模式的改革。
大力倡导学校特色装备建设。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按照“一校一案”的方式,在保证装备满足各类学科课程教学需要的同时,大力开展特色课程装备建设,为科技、艺术、体育、社团建设等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教育装备工作,应该成为一个支点,用它来“撬动”学与教的完善和创新,“撬动”教育的现代化,“撬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
|
|